“《铁门关职业技术学院志》编纂成集工作历时两年多,在十四五的关键之年终于面世了,这的确是学院令人兴奋、令人鼓舞的大事件。”铁门关职业技术学院志编撰工作人员王冬梅老师在参加完第二师铁门关市院志评审工作会议后说。
12月3日,第二师铁门关市史志办组织召开对《铁门关职业技术学院志(1981-2023)》评审工作会议,专家们围绕志书的框架结构、内容细节、行文规范等多方面进行评审。经评审会专家一致同意,《铁门关职业技术学院志(1981-2023)》顺利通过评审。
四十载春秋可鉴,开都河、孔雀河畔启蒙建校,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四十载岁月洗礼,白鹭河、将军河畔发展壮大,稳定祥和,熠熠生辉。
铁门关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兵团第二师所属唯一的高职院校,自诞生始,就一直踏着时代的强音,走在时代前列。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1982年,学校全体教职工在办学条件十分艰苦的条件下,发扬兵团精神,解放思想,克服困难,在库尔勒市塔什店镇建校——农二师技工学校。四十多年来,担负着“用胡杨精神育人、为兴疆固边服务”的重要职责,历届领导班子团结合作,带领全校教职工忠实地贯彻执行国家的职业教育方针政策,落实国家、自治区、兵团、巴州和第二师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决策和措施,凝聚广大教职工的智慧和力量,结合学院实际创新工作。特别是学校搬迁到库尔勒市团结南路、库尔勒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二师铁门关市办学的二十年时间里,依靠国家扶持职业教育政策,学院办学条件、招生就业、师资队伍、专业设置、实训基地建设、校企合作、教学质量、培训工作等快速发展,在挑战中育新机,在变革中开新局,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1984年9月,位于库尔勒市塔什店镇的学校教学楼(资料图)
2005年9月,搬迁至库尔勒市团结南路的农二师工四团老团部处的新校区教学楼(资料图)
2008年11月,搬迁至库尔勒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新校区教学楼(资料图)
2021年9月,铁门关校区正式投入使用(资料图)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铁门关职业技术学院志》实事求是地记录了老一辈和新一代铁职人的不平凡办学历程,再现了在新时代开创铁门关职业技术学院新局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场景。铁门关职业技术学院的发展是在各级党委和领导支持下取得的,是全体教职工辛勤工作开拓创新的结果,自办学以来,学院累计培养各类专业技能人才2万余人,先后获得“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青少年道德培养实验基地”“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单位”“国家级重点职业技术学校”“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单位”和“兵团级重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等荣誉称号。
2024年6月,铁门关职业技术学院承办2024年金砖国家职业技能大赛物联网赛项西北区选拔赛(资料图)
2023年3月,教育艺术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正专心致志练习舞蹈(资料图)
2024年6月,学院常山战鼓队在首届“文化润疆”艺术节演出(资料图)
2023年5月,学院运动会上,男子接力赛跑的最后一棒奋力冲向终点(资料图)
雄关漫道真如铁,关山初度路犹长。
回顾过去是为了铭记历史,展望未来是为了增强信心。《铁门关职业技术学院志》作为学院四十多年历史的综合性资料汇编,承载着丰富的历史,积淀了往日的辉煌和未来的憧憬,留下了大家一路走来的蹒跚脚印,既是研究第二师铁门关市职业教育发展难得的资料,也是指导学院新时代高质量建设的宝贵经验。这块充满生机的土地,孕育着希望的花蕾,收获着诱人的果实。向往高质量发展的第二师职教人,和着改革开放的脚步,革旧图新,励精图治,把党的教育事业办的富有成效,大漠绿洲孕育出新的职教成就。愿职教与历史为伍、职教与区域为伴、职教与发展同行、职教与时代同在……愿铁职人的明天更加长袖善舞,业绩昭人。
(党政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