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索新时代雷锋精神育人价值,3月10日,铁门关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心理委员会举办"藏在雷锋精神中的人际亲和密码"专题心理沙龙活动,通过情景模拟、主题研讨、艺术互动等环节,引导15名青年学子解码经典精神与现代人际交往的深层关联。
此次沙龙活动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心理教研室明婕主持,活动伊始由参与者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并以“雷锋精神”为切入点,结合自身经历分享对“助人”“友善”“同理心”的理解,为后续环节奠定基调。

在主题演讲环节,多位参与者发表了自己对于“建立人际关系”“释放善意”等方面的理解与感受,23电子商务1班学生阿依图尔荪·麦麦提伊敏同学说道“雷锋精神不仅是道德标杆,更蕴含了人际交往的底层逻辑——真诚与利他”。
自由讨论环节,同学们围绕主持人提出的“如何与人产生、建立亲密关系”“人际中需要与被需要的关系”等问题展开深度交流与讨论。24电气自动化技术3班学生李想说道:“人与人的交往是机遇,更是选择,我们要努力提升自己,奉献和付出其实是一种共赢。”
随后,主持人针对大家的讨论进行总结,并结合心理学中的亲和理论、社会交换理论补充道:“人类天生具有建立亲密关系的深层需求,就像雷锋在日记中写道‘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温暖’,主动帮助他人时,我们也是在搭建情感连接的桥梁。”

沙龙最后以互动环节“艺术共创”“守护天使”两个活动收尾,“艺术共创”中,所有成员在一个以简单图形为基础的画布上进行创作,感受人际力量的多样性;“守护天使”为成员间相互抽签,确定一名需要守护的“天使”,今后在他需要时尽可能提供善举与帮助,开始“雷锋式”的亲和之旅。通过多样的交流与互动,同学们感受到了彼此的温暖与情感共振,并承诺从今天开始,让善意在校园里传递。
此次心理沙龙将雷锋精神与心理学知识有机融合,为处理宿舍矛盾、团队合作等实际问题提供了新视角。未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将持续以“精神解码+行为训练”模式开展心理沙龙系列活动,推动思政教育与心理育人深度融合。
(马克思主义学院)